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当前视点!董聚建:警务做到“微网格” 为民服务解难题
2023-02-08 16:59:37 来源:人民公安报

董聚建:警务做到“微网格” 为民服务解难题

人民公安报记者 孙丽丽 通讯员 齐林新

【人物名片】


(资料图)

董聚建担任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泊里派出所新港城社区警务室民警4年来,凝心聚力打造治安管理模范社区,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社区开花结果。新港城社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阳光社区示范点”“山东省民主法制建设示范点”。

董聚建开展安全检查。齐林新摄

“警格+网格”融合解难题

“成绩都是干出来的。只有深入社区到群众中去,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董聚建用“铁脚板”一点点丈量辖区6个居民小区和18个自然村。

在新港城社区警务室,董聚建没有固定的办公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社区、村庄里。他的辖区是一个伴随着董家口经济区发展而建设的城乡接合社区,实有人口3万人,既有因拆迁从平房搬入楼房的居民,又有大量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这就像一个‘大煎饼’,摊子铺得很大,可警务室人手不足,必须做好警民融合共建的大文章。”

董聚建说干就干,联合社会治理中心和社区,以村民小组和楼栋为单位划分“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居民人数控制在250到300人。“大煎饼”变成了“微网格”,“警格”嵌入“网格”,管理服务目标群体更精准,管理责任边界更明晰。

董聚建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还是社区副总网格长,警务室4名辅警则担任“警格长”。他们从党员、村民小组长、楼长中选出120名“微网格员”,将26名小区保安员、24名物业保洁员、20名社区救援队员发展为兼职网格员,社区警务工作一下子多了“眼”和“腿”。

力量充足了,如何调动大家积极性?董聚建梳理基础工作,归纳为3大类、14项,制订工作计划和配套的奖惩措施,依据工作成绩对“微网格员”进行奖励,真正将社区工作盘活了。

基层治理有力度有温度

“当警察就要守护好一方平安,让老百姓有安全感。”董聚建深刻地认识到,社区是社会治理最基层、最敏感的区域,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既要用霹雳手段打击违法犯罪形成震慑,又要有古道热肠、扶危济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董聚建牵头拓展社区警务智慧管理平台功能,形成人力与科技相结合的社区智慧管理新模式。借助这个“智慧武器”,前松元村李某家养殖场的围墙不知道被谁的车蹭坏了一角,董聚建很快找到了肇事者;邱家庄小花园丢了月季和桂花树,董聚建抓获了偷采者……凭着情况熟、信息灵、基础扎实,董聚建2022年破获治安案件43起、刑事案件12起,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5名,为案件侦破工作提供有价值线索70余条。

打击是手段,防范是根本。董聚建每天扎在社区和田间地头,以穿针绣花般的细心、爱心和责任心,日复一日地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他在新港城社区警务室专门设立“警醒室”,开设“平安讲堂”,每周对群众进行宣传授课。他还一次次送迷路老人回家,找到离家出走的孩子,为外来人员办理居住登记……一桩桩、一件件,温暖民心。

“我们多跑一步,群众的安全保障就提升一分。”董聚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4月1日,董聚建发现,某小区一住户每日用水量从零突增到每天约3立方米,立即上门查看,发现面积仅80平方米的房子竟然租住了17名外来务工人员。了解到他们还没挣到钱、经济窘迫,董聚建想方设法联系了两套面积较小的房子,让务工人员分开租住,租金没涨一分钱,还消除了安全隐患。

情理法融合定分止争

面对辖区矛盾纠纷主体利益诉求复杂、纠纷类型多样等问题,董聚建探索多部门联动调处的路子,推动更多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在董聚建的积极推动下,泊里派出所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矛盾纠纷多元融合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创建由社会治理中心牵头,行政、司法、信访、公安、社会等力量参与的会商研判组,采用“5+X”模式进行多元化解。“5”是指案事件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法庭法官、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和村干部,“X”是指案事件当事人较为熟悉且对案事件处理具有正面影响的社会人员,这样一来,调解方对法律政策讲解更全面,当事人对调解方案更认可。

2021年10月底,董聚建在新苑小区走访时,听到居民杨某发牢骚称三楼的管某不让走他家门口。董聚建一听事出必有因,了解到杨某家暖气漏水,曾渗透到管某家里损毁了墙面,两家没有达成赔偿协议。董聚建随后将两家人一块约到警务室,找出民法典的相关条文,从物权角度说理讲法,从邻里相处动之以情,锲而不舍终于促成双方和解。

标签: 社区警务室 为民服务 工作人员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