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区圣灯山镇
天然气进村入户“助燃”乡村振兴
这天上午,61岁的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镇思栗村村民黄达相正在厨房准备午饭。随着“哒”的一声,蓝色火苗从燃气灶口升起。没几分钟,一道营养美味的莲白炒肉就出锅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烧气做饭麻利多了,要是烧柴火,可能现在火都还没燃起来哟!”黄达相喜笑颜开,自从接通了天然气,她做饭时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近年来,圣灯山镇积极推动天然气进村入户这一惠民工程在各村落地,保证村民愿安尽安。2022年,像黄达相一样“以气代柴”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全镇又新增了1900余户。
思栗村位于圣灯山镇最北部,距离镇政府约25公里,又地处高山,海拔最高处有近1000米。多年来村民都靠拾柴烧火做饭,很不方便。听说镇里开始铺设天然气管道,很多村民都自发报名参加。
群众之所盼就是政府之所为。镇政府积极与天然气公司沟通,经过多次测算、协商,最终为思栗村设计出了一条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最优路线,解决了民之所盼。
自从通了天然气,除了做饭便利,让黄达相感慨的另一项好处是冬天洗菜、洗碗再也不僵手了。如今,她家楼上楼下都连通了天然气热水管道,热水“24小时在线”,日常用水很是方便。
推广使用天然气还有利于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改善村庄清洁卫生,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以前烧柴,不少村民家门口柴火堆得乱糟糟,村中人居环境不容乐观。现在烧气,堆的柴火少了,家里也不再被熏得黑黢黢的,村民的家更漂亮了!”圣灯山镇经发办工作人员范时平说。
陈玉刚是思栗村五组的村民,早在2020年他就赶上了村里安装天然气的第一班车。“我幺女不会烧柴,安了天然气后她别提有多高兴了,终于可以自己学做饭了!”他说。
除了尽心尽力帮村民们解决天然气安装问题,工作人员还定期下乡为通了天然气的村民普及科学、安全的使用知识;同时对辖区内餐饮行业、学校、敬老院进行安全巡查,及时督促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与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协调落实村内地坝硬化保护工作等。
圣灯山镇经发办主任余杨表示,农村通上天然气为加快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未来,圣灯山镇将在保障农村安全用气的前提下,更好完善镇域内农村气网设施,让更多村民自发使用清洁能源,提升全镇村民的生活舒适度,让农村环境更清洁、百姓心情更舒畅。
标签: